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电镀工艺
2021-07-07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以坚定的意志和韧劲,恪守初心、担当使命,既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又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力图铸就中国制造业新的辉煌。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全球水准的制造业体系,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坚定不移走工业化道路,致力于建设完备发达的工业体系,是我们党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切实践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生动实践。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中国长期处于遭受列强霸凌、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让一些仁人志士萌发“实业兴国”的抱负并着手工业化尝试,但这种尝试在萌芽阶段就面临内忧外患的恶劣生存环境,磨难重重,步履维艰,只是在冶铁、造船、轻工纺织等领域形成了一些零星且低端的制造能力,中国最终与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气化、自动化为基本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擦肩而过,始终未能摆脱农业占主导、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水平极低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伊始,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面对西方国家严密的经济技术围困和封锁,毅然决然走工业化道路。从一五、二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到“两弹一星”试制成功,再到后来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上下同心,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举全国之力投入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历史上首次拥有了在世界上比较独特、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艰难地补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功课。这个时期,中国虽然不得不在计划经济时代关起门来搞工业化,但中国制造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全球工业化的“落后者”成为“追赶者”的第一次伟大转变。
中国制造真正驶入发展快车道并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彼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轮“去工业化”浪潮,而中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让境外资本、装备、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国内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三来一补”以及代工生产等多种方式,迅速在沿海地区形成大规模制造产能和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国内民营工业也随之异军突起。特别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空前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不断优化投融资和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跨国巨头纷纷落户中国,促成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于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继之于2010年又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种,目前有约23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到2018年末,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高达40027.5亿美元,约占中国GDP总额的29.4%,占有全世界制造业份额的28.7%。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不仅实现了数量扩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显著提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所涵载的产品、技术、装备、品牌、结构与效益得到优化或升级,不断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高质量发展的态势逐步显现。特别是一批“国之重器”“国家名片”的闪亮面世,壮大了中国制造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中国在轨道交通(包括高铁)、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超级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核聚变装置、民用无人机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载人深潜、深地探测、5G移动通信、语音人脸识别、工程机械、大型震动平台、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第三代核电、港口装备、载人航天、人工智能、3D打印、部分特种钢材、大型压水堆和温气冷核电、可燃冰试采、量子技术、纳米材料等领域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集成电路、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桌面操作系统、大型船舶制造、碳硅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迈出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近些年,国产龙门五轴联动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绞吸式挖泥船等重大装备的入役,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一些“卡脖子”难题。对于全球消费者来说,中国制造的消费品不再是低质低价、“山寨品”的代名词,质优价廉、高性价比成为中国产品新的口碑。可以说,至此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范围内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独立完整性强、产业配套性好且价值链地位不断攀升的工业体系。在以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中国制造实现了从小变大、由全球制造业的“追赶者”成为“并跑者”和局部领域“领先者”的第二次伟大转变。
做好中国制造,需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过去表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在今天则是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担当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有机组合。我们要以坚定的意志和韧劲,恪守初心、担当使命,既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又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力图铸就中国制造业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自动喷涂线水转印的具体操作方法 外协加工订单
828
镀钛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机加工订单
1274
PVD 真空镀膜知识 外协加工订单
925
电镀银工艺流程 机加工订单
872
新型数控车床加工可以加工哪些产品呢 外协加工订单
693
什么是车铣复合? 机加工订单
722
压铸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机加工订单
725
导电炭黑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耐磨性的影响 机加工订单
917
如何辨别移印与丝网印刷 机加工订单
959
喷涂流水线应注意那些事项 外协加工订单
598 